互聯網行業(yè)發(fā)展至今,不少巨頭已經奠定了自己的行業(yè)地位,并且擁有比較成熟的商業(yè)模式和盈利模式,這些行業(yè)旗艦儼然將整個互聯網行業(yè)的生態(tài)系統搭建完畢。對于新來者而言,要想在傳統的模式中分得一杯羹還是相當有難度的。幸好,云計算的出現給互聯網行業(yè)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在云計算的推動下,互聯網環(huán)境中資源的分享、管理以及調度都成為了非常方便的事情,用戶可以從互聯網中獲取更加海量而且豐富的資源。因此不管對用戶還是企業(yè),云計算的核心就在于“開放”二字,就像當初采用了封閉操作系統的蘋果一直在與Wintel聯盟的競爭中處于下風,但是通過開放的蘋果App Store卻獲得了眾多開發(fā)者的青睞并且得到了相當可觀的影響力和收益。

通過開放思路獲得成功的絕不僅僅是蘋果一家,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相當多,Facebook何以能夠打敗Myspace成為互動社交網絡的絕對老大;谷歌旗下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為何能在短短幾年里占據智能手機市場的主流等等。從開放中獲得利益的也不僅限于平臺企業(yè),不少開發(fā)者也是嘗到甜頭的群體之一,《憤怒的小鳥》、《植物大戰(zhàn)僵尸》無不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面對著云計算時代互聯網行業(yè)走向開放的趨勢,眾多剛剛涉足互聯網行業(yè)的企業(yè)都在為機遇而興奮,而不少傳統互聯網巨頭則在為新的挑戰(zhàn)尋找方案。畢竟在行業(yè)面臨轉化的關頭,如果不能迎接挑戰(zhàn)、抓住機遇,那么即使是行業(yè)巨頭也難免逃避衰敗的命運,這一點已經有不少企業(yè)驗證過了。而如今國內的互聯網巨頭也正面臨著同樣的趨勢,不少企業(yè)都已經開始走向了云計算時代,騰訊就是其中的一員。

開放不是一種態(tài)度,而是一種能力

毫無疑問,“3Q大戰(zhàn)”大大加速了其開放進程。它使得騰訊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所處的位置,暴露了封閉與其長期發(fā)展的矛盾。

開放平臺的構建,將讓騰訊的世界不再“二元”,這使得騰訊能夠有步驟地逐漸引入許多其他互聯網公司和開發(fā)者;同時,將自己引入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生態(tài)系統中。

從目前已有的實際表現來看,騰訊的開放路徑已經逐漸清晰。在馬化騰此次講話不久前,騰訊WebQQ開放平臺上線內測,按照騰訊官方描述,這是“第一個以應用為核心的騰訊應用平臺”,第三方開發(fā)者能通過騰訊開放的API接口,將自己的應用放到WebQQ中。

在此之前,騰訊旗下財付通、QQ空間、騰訊微博等業(yè)務已陸續(xù)開放。

騰訊的底層是基于QQ所搭建的人際關系鏈與騰訊網所匯集的流量,即關系平臺與呈現平臺。這二者與財付通、騰訊搜搜、騰訊微博、WebQQ、QQ空間、騰訊朋友等基礎型產品打通,推動其全方位拓展。這些基礎型產品將成為騰訊開放的關鍵節(jié)點。

它們將同時接入三種資源。比如WebQQ,對接QQ關系鏈和騰訊網,擁有了通信這一強應用和流量引入;對接騰訊自身可接入的產品,如QQ云輸入法;然后開放,有條件地引入互聯網中的第三方開發(fā)者。

如果說騰訊是一顆巨大的星球,則WebQQ、騰訊微博等平臺型產品則是它放出去的一顆顆衛(wèi)星。它們在接受了騰訊的給養(yǎng)之后,將飛到高處以開放平臺的形式獨自成長。

騰訊目前開放的領域和附著的產品,對其自身而言,是“增量市場”。這樣沉穩(wěn)的開放方式——有限度地在增量市場,同與自己矛盾不嚴重的勢力先進行合作,不會過于影響騰訊自身現有業(yè)務,又能讓大家慢慢看到效果。在這一過程中,騰訊還能在不斷嘗試中尋找到做平臺的感覺,尋找如何進行規(guī)則建立和平臺運營的方法論。

不過,這種方式有利也有弊,比如這些“衛(wèi)星”離另外的平臺型企業(yè)太近了,不管是財付通、騰訊搜搜還是騰訊微博,都有明確的競爭對手,這相當于在戰(zhàn)場火線上開辟一塊土地讓大家來開采。其好處是騰訊仍然可以盯著對手以“貼身肉搏”和不斷學習的方式成長,拿自己的增量市場去與競爭對手的核心市場競爭。

但同時,這種做法最大的問題就是對騰訊來說,“做好做壞”都算不上決定性的。這多少有點與之前產品競爭時代的“遏制模式”似曾相識的感覺。

而騰訊自己對此并不是沒有思考,但對它來說,這樣的開放路徑或許是一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馬化騰曾表示,開放不是一種態(tài)度,而是一種能力。如何能掌握運作開放平臺所需的全部能力,以及在其之上,如何讓開放成為騰訊公司的核心主軸,讓其產品能力真正為統一的開放內核服務?盡管在騰訊現階段的開放之路上,還沒有擺脫身不由己的階段。但可以看到的是,騰訊已經在努力樹立開放的精神。

現有的騰訊云計算平臺

除了以“聚水為云”為口號的開放應用平臺之外,為了迎接云計算時代的來臨,騰訊自己同樣具備云計算平臺的架構,可以為第三方應用提供從Web接入到上線運營整個過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服務,能夠降低技術與運營門檻,節(jié)省開發(fā)者的運營成本并且提高運營效率,從而讓第三方應用開發(fā)者和運營團隊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目前騰訊的云計算平臺主要提供以下的五個服務:

1.虛擬機服務(CVM):提供可伸縮虛擬計算資源服務,以多種不同配置類型的虛擬機為服務單元,用戶在Web頁面上即可進行計算資源的申請、使用、退還。

2.云接入服務(CEE):支持Java、PHP、Python等多種開發(fā)語言,實行強鑒權,負載均衡,流量控制,設備資源及模塊間調用信息實時監(jiān)控和告警,給第三方一個高健壯性、高擴展性、強安全性、高運維性的應用hosting平臺。

3.運營、數據分析及安全服務(CM\CBA\CSEC\COS):騰訊基于自身多年運營SNS應用的經驗為開發(fā)者提供的運營分析和安全服務,可解決大部分開發(fā)者在產品挖掘和應用安全方面意識淡薄或經驗不足的短板,對保護用戶安全,提升用戶體驗非常重要。